所谓揉捻,即用揉和捻的方法使茶叶面积缩小卷成条形,这是茶叶制作过程中初步做形的步骤。除了少数名优茶的揉捻是结合做形和干燥工序进行,以及白茶不需揉捻外,揉捻一般是制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序。根据茶类各自制茶工艺和品质特点的不同,揉捻的目的也有一定的差异。
一、塑造外形
揉捻的手法、轻重可以塑造茶叶不同的外形。轻揉捻的茶叶就是一般人所说的“条状”,包括把茶青压成扁平状(如龙井)或揉成针状(如眉茶、玉露)的做法;另外还有一种更轻的揉捻,只是轻轻地拨弄一下,茶青几乎维持原来的样子(如六安瓜片)。
乌龙茶类里重揉捻的茶一般为球状,是在布袋里长时间“边揉边焙”而成;但在重萎凋全发酵的红茶上,只是加重“揉”的压力与时间,而不使用包布揉,结果,不是继续切碎成红碎茶,就是被重揉成细条状(如祁红)。
二、促进茶汁进入茶汤
揉捻对鲜叶的影响因茶类而不同。对于绿茶来说,由于经过高温杀青破坏了酶活性,所以叶子在揉捻中实质性的化学变化不大,可以说揉捻对于叶子的影响是物理作用大于化学作用。这种揉捻侧重于破坏了叶子的细胞结构,使叶子的内含物质容易穿透到表面,在饮茶和审评的冲泡时容易进入茶汤。
三、促进内含物进一步变化
红茶揉捻不仅仅是造形和破坏叶细胞,最重要的目的是为发酵创造条件。从生化角度看,揉捻实质上是发酵的开始,因为揉捻在力的作用下破坏叶细胞,大部分叶细胞挤压损伤,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生化反应便加速进行,发酵也就开始了。因此,揉捻技术对红茶品质的影响很大。
揉捻对于茶叶口感的影响,如同挫折对于人生,是一种折磨与历练。历练少的人,涉世不深,天真烂漫;历练多的人,历经沧桑,老成持重。人生如此,茶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