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机茶园的水土保持
由于大部分茶园都地处山区或半山区的坡地上,并且多雨,尤其到了雨水集中季节,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即使土层很深,但表土经过不断充刷,有效土层变薄,心土暴露,致使土壤肥力下降,茶树根裸露,随之,茶叶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一些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茶园”是无法保证有机茶持续生产的。所以要及时制止,防治水土流失,要从茶园开垦设计开始重视,可以因地制宜修筑梯田,增加幼龄茶园的覆盖,间作套种绿肥和牧草,行间铺草土壤覆盖,加强园区蓄、排水工程,开设截水沟、隔离沟等。
二、有机茶园精耕细作
(1)茶园浅耕,可以疏松土壤,消除杂草,减轻土壤病虫,促进土壤熟化,提高土壤有效成分等。一般在春茶开采前要进行一次浅耕除草,深度约10cm。春茶结束后浅耕削草,可疏松被采茶踏实的表土,同时可推迟夏草生长。6月份以后梅雨季节,杂草生长快,梅雨结束后要结合除梅草进行1次削草浅耕。8~9月份正是秋草开花结实时期,这时及时进行除草,对防治第二年杂草生长非常重要,立秋后也要进行一次浅耕,这时浅耕对防止根层土壤水分的蒸发,有较好的保墒作用。
(2)茶园深耕,有机茶园深耕要因地制宜进行。对多次采摘的成龄茶园,因为经过多次踩踏,表面板结,深耕可以疏松土层,增强土壤透气性,有利于根系生长,还可以把肥力较高的表土翻入下层,下层生土翻到表面,促使土壤不断熟化,提高土壤肥力,还能铲除杂草,翻出土壤中虫卵,使其冻死。但是深耕要注意方法,深耕会加速有机质分解消耗,土壤间粘结力减少,最严重的是伤根,在常规密度的采摘茶园耕作,耕幅为40cm,耕深30cm,根系损伤率12%,耕幅扩大深度加深,为了减少不伤根,一般一年深耕一次即可,秋冬季结合有机肥、翻埋茶园绿肥或覆盖草料进行,才能发挥深耕改土作用,深度20cm~30cm为宜,深耕时要做到行中深,根际浅的方法,以便做到不伤根或少伤根。
(3)茶园免耕,如果种植时深耕施肥的基础工作较好,成园后行间土壤根系密度大,行间杂草少,土壤较疏松的茶园,可以采取免耕的方法。所谓免耕,也不是绝对不耕。即在茶树生长的一定周期内进行耕作。
三、如何调节有机茶园土壤酸碱度?
茶树是喜酸性土作物,一般在pH为5~6之间最适茶树生长。但是当PH低于4.5以下时会对茶树生长及产量和品质产生不良影响,以贵州为例,茶区土壤普遍酸化,土壤酸化后不仅理化性质恶化,且营养液不平衡;当pH在6.5以上时,土壤碱化,茶树根系变黑、烂根、叶薄、分枝少、产量低、品质差等,无论酸化还是碱化,茶树都会生长不良,需要进行调节。
(1)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可以提供作物生长中需要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强茶园土壤缓冲能力,可防止土壤酸化,净化土壤等作用。
(2)投入品改良,在偏酸土壤中,允许有机生产中投入石灰石、白垩,石灰用量不能太大,要慢慢调节;在较严重的情况下允许使用白云石,在施用白云石粉等调节时必须注意:限于土壤PH降到4.5以下时才可施用,4.5以上的茶园一般情况不施用,施用时以撒施为主,均匀撒到行间,通过耕作埋到土中,每次每亩施用30kg~50kg为宜,白云石粉必须通过100目以下,越细效果越好,要经常测定,当pH上升到5.5后,停止使用。在偏碱土壤中,可采用天然来源的硫磺粉来调整,如果土壤PH为6.6~7.0时,每667m2施50kg硫磺粉,开沟20cm~30cm施入,施后盖土,也可撒施,每667m2施150kg,注意施用时保证不带其他有害金属元素,施用后时刻测定pH变化,下降到5.5~6.5时,可停止施用。
四、茶园铺草对土壤以及有机茶生产有啥好处?
(1)增加土壤有机质。草料的有机质含量非常高,养分丰富多样,彼此互相平衡,有利于土壤生物繁殖和土壤熟化,增加土壤营养元素,提高土壤肥力。
(2)抑制杂草生长。茶园铺草后杂草总数明显降低,根据杭州茶叶试验场对丛栽茶园的调查,7~8月,没有铺草茶园的杂草数量高于铺草茶园的17倍。
(3)稳定土壤的热变化。在夏天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具有抗旱保墒作用,夏天铺草的土温比不铺低4℃~8℃;冬天则可以防止冻害,冬天铺草的土温比不铺可提高1℃~3℃。此外铺草后还可降低采茶期间采茶人员对土壤的镇压强度,起到保护土体良好构型的作用。因此,茶园行间铺草是有机茶园最重要的土壤管理措施。
五、茶园如何铺草,草源怎么解决?
有机茶园土壤覆盖物料主要有,山草、稻草、麦秆、豆秸、绿肥、薯藤、都可以用,最好以山草为主,因为山草不含农药、没有经过化学肥料和农药污染,适合有机茶园,但是山草常常带有许多病菌、害虫及草籽等,容易把病菌、害虫带入茶园。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对山草进行处理,通常有三种方法,一是经过暴晒,把山草铺成30cm厚,让阳光自然暴晒,杀死病菌害虫,已经结实的草,要进行敲打,使其种子脱落。二是堆腐,使用微生物发酵或自制发酵菌等堆腐,利用堆腐时高温杀死病菌害虫。三是消毒处理,如果以上两种方法不便,可以采用石灰水消毒,喷洒5%的石灰水堆放一段时间再进行使用。
如果采用农作物的秸秆,稻草、麦秆、豆秸、薯藤等,要注意这些物料是否来自常规农田,其中是否含有较高的农药残留,如果含有大量的农药残留直接施入有机茶园,将会带来农药间接污染,这时要注意,成龄采摘的有机茶园不能使用喷洒过农药的农作物秸秆。
茶园铺草
茶园铺草方法应因地制宜的进行,要在水土流失严重和杂草生长旺盛时期之前铺好。铺草时的厚度一般8cm以上,要求不露土为宜。一般,成龄采摘茶园每667m2铺干草为1000kg~1500kg或鲜草2500kg~3000kg,幼龄茶园不少于3000kg~4000kg,有条件可以适当再增加。平地茶园可直接把草料放在行间,坡地茶园应该在铺后的草料上放泥块镇压,防止被水冲走,对刚刚移栽的幼茶园铺草时让草料紧靠根际,防止根际失水造成死苗,起到保水保苗作用。
六、有机茶园如何饲养蚯蚓,有什么好处?
茶园饲养蚯蚓优点很多,能克服茶园土壤贫瘠、干燥等不利影响因素,蚯蚓还能吞食茶园枯枝烂叶和未腐解的有机肥料变成粪便,促进土壤有机物的腐化分解,加速有效养分的释放,熟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可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有利根系的生长。蚯蚓躯体还是含氮很高的动物性蛋白,在土壤中死亡腐烂,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实现生产应用性养殖,则对有机茶生产的土壤管理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蚯蚓养殖
现在一些经验介绍的具体做法是分两个步骤进行蚯蚓养殖。先在蚯蚓床中培养虫种,然后放养接种茶园。
虫种培养是先在茶园地边挖几个长3~4m,宽1~1.5m,深30~40cm的坑,坑底铺上10cm左右较肥的壤土。壤土上放少量经堆腐的枯枝烂叶、青草、谷壳、畜栏粪便及厨房垃圾等作为蚯蚓的食料,做成蚯蚓床。在食料上再铺上约10~15cm的肥土,每天浇点水,使蚯蚓床保持50%~60%的含水量,约过半个月食料充分腐烂,然后到肥土地里挖取,收集蚯蚓,挖开蚯蚓床的盖土,把收集到的蚯蚓接种到蚯蚓床内,约每平方米接种30~50条。以后经常浇水,保持床内湿润,经过数月后,蚯蚓开始在床内大量生长、繁衍,可作茶园接种用。
完成上一步骤后,可将蚯蚓放养茶园。先在茶园行间开一条宽30~40cm,深30cm的放养沟,沟里铺放堆沤肥、草肥、栏肥、茶树枯枝落叶、稻草等物,加上少量表土拌和均匀。然后挖出事先准备好的蚯蚓床中的蚯蚓、蚯蚓粪便及未吃光的剩余的枯枝落叶等杂物一起分撒到茶园放养沟中,盖上松土,浇水,让蚯蚓逐步自然生长、繁衍。每年结合茶园施基肥,检查一次蚯蚓生长情况并加稻草、杂草、枯枝落叶等蚯蚓的食料,如发现蚯蚓生长不良,要继续接种,直到继续生长为止。
有机课堂:整理沃土研究院课堂笔记、有机农业书籍、网站等有机方面知识,在线学习,一起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