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醋液
糖醋液是红糖酵素液与酿造醋的混合液。这是一种多功能的叶面喷施剂。在高浓度下使用,有促进作物生长、防止老化、降低果实酸度、提高果实亮度等作用;在低浓度下使用,则可抑制作物生长、防止倒伏、防治病害和虫害。
(1)主要功效
糖醋液是将综合微生物(包含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光合菌及固氨菌等数十种具有不同功能的活性菌群)加糖类(碳源)与酿造醋、米酒等作为原料,按适当比例混合发酵而成,可作天然农药使用,使虫类消化不良而死,或闻其味而离开,达到忌避作用。因其不含农药成分,对人畜无害,昆虫对其也不会产生抗药作用,故可长期连续使用。为提高效果,可添加营养剂或大蒜、辣椒、鱼腥草、艾草、苦楝、薄荷、香茅等天然植物萃取液,调节作物生长,提升光合能力,提高果实甜度及质量,防止连作障碍及抑制病虫害。
(2) 调制材料
无污染的山泉水或井水20升,如用自来水宜放置2天以上或煮沸冷却再用;红糖(或糖蜜)2升,用40℃热水溶解;酿造醋(如米醋、水果醋等)2升;酒精浓度为30%以上的酒2升:大豆1千克,加水3升煮约30分钟,待降温后备用;综合微生物300~500毫升,选用强势菌种,注意不要和30℃以上液体混合。
(3) 制造程序
糖醋液的制造方法很多,一般将红糖(或糖蜜)倒入40℃热水中搅拌使其溶解,之后再加入醋、酒、大豆汤汁,最后加入综合微生物(注意这时的液体温度不宜超过30℃以上,以免微生物被烫死)均匀搅拌混合,直至起泡,将其倒入容器(不可用玻璃瓶)内,拴紧盖子或桶口,以纱布覆盖,以绳子绑好后,放置阴冷处(不可在5℃以下的冷藏库长期存放)。每天早晚各搅拌1次,直到液面起泡为止。因气温的关系,过一段时间(泡制后15~30天)之后会产生气体,容器就会膨胀起来,此时宜将盖子稍微松开,让气体排掉,再拴紧。醋液成品的好坏,以是否有扑鼻的酸甜味来判断。糖醋液制成之后的使用期限,在常温下可保存6个月左右。
(4) 使用方法
可防治叶蚂、青蛾幼虫介壳虫、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等,若添加大蒜、辣椒等自然物质效果更为明显,通常是先称取酿造醋的20%~25%的蒜头,以果菜机压汁后倒入酿造醋中,再称取15%~20%的辣椒,切断后再加入酿造醋液中,浸泡约1个月以上,用布或海绵过滤后以动力喷雾机喷施。促进生长或提高质量用时,红糖酵素液和酿造醋各用400~500倍液,防治病虫害时用200~300倍液;夏季约1周使用1次,间隔时间太长的效果不好;比较难于防治的病害(炭疽病),应另添加400~500倍酒精,介壳虫另外添加夏油(矿物油)效果较好,夏季气温太高时喷施夏油容易产生药害,可改用四季油。
(4)注意事项
由于有效微生物菌群怕强光,最好在阴天或上午9时前及下午4时以后,或下毛毛雨时使用。叶面喷施使用500~1000倍稀释液,土壤灌注使用300~500倍液。糖醋液主要用于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强化叶片保护膜质层,防止病害菌的侵入,为促进作物生长,可添加氨基酸、鱼精、腐植酸、海草精等营养剂;为提高糖度,可添加腐植酸钾、天然、钙、镁等;为防治病虫害,可添加大蒜、辣椒、鱼腥草等。
食醋
食醋中除含有较多的醋酸外,还含有少量有乳酸、葡萄酸、丙酮酸、琥珀酸、糖分、甘油、胶质、无机盐及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等17种氨基酸。这些物质喷在蔬菜叶片上后,能被吸收进入植株体内,增加营养,加快叶绿素的形成,提高光合效能,并促进体内代谢活动,提高蔬菜吸收能力和抗逆性,使蔬菜生长旺盛,从而起到增产作用。此外,食醋还具有防治蔬菜病虫害的作用,因为细菌性病害、病毒病及蚜虫等适宜在中性碱性条件下生长,如白菜软腐病、姜腐烂病、菜豆细菌性疫病等最适pH值分别达到9.2、9.3、8.4,喷醋后的蔬菜植株表面呈酸性(pH<7),能杀灭或抑制不喜酸性条件病虫害的生长。
(1)防治软腐病
用0.5千克醋对水100千克喷洒,可防治黄瓜、茄子、大白菜软腐病。
(2)防治病毒病
茄果类蔬菜从定植后1~2天开始,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喷3~5次300倍食醋溶液,对番茄和辣椒病毒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诱杀害虫
用红糖0.5千克,食醋1千克加水10千克混合搅拌,分数盆置于地中,对菜青虫等幼虫有杀伤力。用食醋60毫升、白酒10毫升、食糖30克、水100毫升,装入盆或钵中,放置于蔬菜地里事先搭好的架子上,用于诱杀小地老虎等的成虫。
(5) 注意事项
喷施食醋宜早不宜晚,一般定植成活后即可喷第一次,并以温度较高的晴天喷施为佳,喷雾要求周到均匀;不同产地食醋的质量有较大差异,不同蔬菜种类的最佳使用浓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大面积使用前应作小面积试验;食醋不能与碱性洗衣粉、碱性农药或草木灰水等碱性溶液混施,以免失效;蔬菜生长后期对食醋收能力降低,一般不宜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