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研究院走进中国最美乡村——陕西袁家村

标签:华夏沃土
发布日期:2017-09-25

2017年9月24日,由中国美食特产联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畜牧饲料产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精准扶贫、田园综合体:环保风暴下中国农牧企业新策略暨中国人民大学农牧MBA西北校友会论坛”在陕西隆重召开。



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有陕西省委副书记毛万春、咸阳市委书记岳亮、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正大集团资深副董事长白善霖、陕西石羊集团总裁常青山、陕西秦宝集团董事长史文利等。本次论坛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美食特产联盟总顾问、中国畜牧饲料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利庠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现代农业与三产融合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商会有机产业发展委员会主席北京华夏沃土有机农业研究院院长赵晨先生在论坛会上做了《标准与模式:农牧企业如何做好食品——来自五岳华夏有机的经验和案例》主题演讲,加深了参会人员对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新认识,阐述了用产业链整合来统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休闲农业发展等政策,发挥食品安全、生态建设、科普教育、旅游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并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政策和服务支撑体系,加快提升农业产业链竞争力。

赵晨院长和袁家村民间匠人留影


为什么走进袁家村呢?因为袁家村是现代农业发展下,田园综合体的非常成功的案例。充分发挥农业产业优势,拓展加工产业、旅游产业,打造特色产品,建立家庭作坊,利用有机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时机,依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三产融合来带动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从而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下面,一起带你走进袁家村



70年代前的袁家村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的袁家村,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由郭裕禄带领全村村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村办工业,当时在全国都出了名。



现在的袁家村


目前有400多口人的袁家村,村资产已达到1亿多元,村民家家住上了小洋楼,人均住房52平方米,家家生活滋润,如今这个村的领导者朝着环保、生态、绿色、有机的发展观念转变,带领全体村民大力开发无烟工业-旅游业,创建民俗、民风体验一条街,集中展示关中农村自明清以来的农村生活的演变



2016年,年旅游人次500万,收入5亿元,被CCTV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同时咸阳袁家村项目落地。


开启家庭作坊

走进古朴典雅的小巷,两边店铺林立,作坊鳞次栉比。有油坊、醪糟坊、豆腐坊、辣子坊、面坊、茶坊、醋坊、布坊、药坊等等,不仅是去往的游客欢声笑语,村民们更是乐不思蜀。


袁家村的民俗匠人们


听说袁家村还是个长寿村,这里有十几位百岁老人,他们个个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也许是这里的山水滋养人,也许是这里的空气更清新--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的大背景下,我院适时地提出了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工程。


通过跨界合作,把县域产业集群、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投资公司、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新闻媒体等资源整合起来,开展农业技术培训、“青基地”与有机示范区创建、出口基地建设以及“三同”产品推广等落地项目,促进县域、村镇、企业、合作社等集体进行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打造一批,成熟一批,推广一批,带动一批;通过开展产业高峰论坛和全国公益巡讲,利用城乡产业与旅游信息系统,把客商“请进来”,让产品“走出去”,助力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