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誉 中国言实出版社总监、中国政策研究网负责人

2016年1月26日,出席中央电视台“中国创客年会”,担任嘉宾评论员。2016年10月2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学术报告楼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学员、北京高校领导讲授《中国传统廉政文化》。2016年10月28日,在大秦岭发展经济带国际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如何让最美商洛更美》。2016年11月28日,出席中国供给侧改革一周年回顾与展望高层论坛,与“中南海问策”贾康、邓小平曾经表扬的经济专家李锦同台演讲。2016年12月25日,在中央党校出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四自’能力座谈会”(中国实学会、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主办)。2016年12月31日,在上海市宁波经济建设促进会年会上发展主题演讲《用传统文化推动新经济发展》。

参加了习仲勋、彭德怀、李维汉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记的编写,与何载(原毛泽东同志办公室主任)合著《彭德怀指挥抗美援朝》(中央送审本)等书。专访过王光美、纪希晨等历史名人。

作品《道光帝那碗面片汤》被“学习小组”公众号转载,《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头版头条(2016年5月3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文章。在《人民日报》、《秘书工作》、《学习时报》、《新华每日电讯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作家文摘》、《杂文选刊》、《领导文萃》、《羊城晚报》等报刊发表(转载、连载)作品。《元清两政治制度得失》在《学习时报》发表后,多家报纸转载,并入选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6届高三联考试题(语文阅读理解)。《新闻让我与伟人风云际会》被《新华文摘》转载。


     

郁德水

原中纪委、监察部驻卫生医药部门纪检组 副组长 监察局局长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是经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民政部审核同意并报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非营利性行业社会团体。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主要业务: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宣传与扶持工作; 民族地区基层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 承担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调研工作; 民族传统疗法(即祖传疗法、秘方)的发掘、整理、传承与推广; 民族医药的种植、研究与开发; 民族饮水安全改善与技术支持,饮水与健康知识培训,学术研讨; 民族病、地方病的防治工作; 民族特色理疗保健技术的发掘与开发; 民族食品、保健食品的发掘与开发; 民族医药卫生标准的宣传与制定工作; 承办政府委托的其他工作。



   

张利庠 男 1966年生 农商管理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农商管理教研室党支部书记

艾格菲国际集团独立董事

社会兼职:科技部软科学项目评审专家、中国饲料经济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渔业经济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标准委员会秘书长、北京策划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农垦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专长:营销策略、人力资源 综合管理;营销网络整合;人力资源策划。专门针对企业营销员,独创并主办了近百期王牌营销员全封闭强化训练营(TST)模式,针对企业中层干部,独创并主办了60多期21世纪经理人执行力提升将帅营(MTP)模式, 引起广泛的反响,取得很好的效果和热烈的反应 




        毛仕宇    1969年生,天津大学硕士

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行动领导小组副秘书长;软件工程管理专业;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现任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行动领导小组副秘书长。“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行动”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十二部委共同发起实施的行动,此行动以“关爱健康、关注未来”为主题,旨在提升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提高身体素质,向青少年儿童宣传普及科学的生活方式,全面促进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

杨小明 苏州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所/物品编码所高级工程师

自1978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质监系统技术机构(计量所、质检所、纤检所、标准化所、编码所)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独立研发建立了50多项计量标准和质检项目,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60余篇,主要参与研制国家、行业等标准6项,“一次性防伪锁扣”项目获得国家专利。

参与标准研制项目:《无色光学玻璃》国家标准1项、《消耗型钨铼热电偶丝》、《钨铼热电偶用补偿导线》、《消耗型钨铼热电偶丝热电动势测试方法》行业标准3项。



黄春元 (又名:椿源) 男 1937年生 农业综合专家

1960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糸畜牧专业,分配到北京农学院任教

1971年后任北京市昌平畜牧办公室副主任、县畜牧水产局局長、北京市畜牧局漁阳饭店董事长、北京大发畜产公司副总经理、北京大发正大有限公司中方总经理。

1992年任农业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副所长兼北京中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家禽业协会高级专家咨询中心理事长、中国林牧漁业学会副会长兼高级专家咨询中心理事长、春元有机生活俱乐  部理事長、中国有机生态产业联盟理事長,創始人。幇助培训全国农村人才五万多人,新华社记者于1985年在暸望杂志发表巜京郊有个黄春元》的文章,巜农民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曾先后加以报道。荣获国家和北京市多项科学技术奖、全国农村读物一等奖,著有巜科学养猪常识》、《养鸡状元的饲养技术》、《养鸡手册》、《养鸡郊益手册》、《最新养禽实用技术大全》。被农业部、国家科委授予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2015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囯科学家论坛大会上荣获創新科技发明成果奖。


 赵晨 男 1973年生 农业综合专家

中国国际商会有机产业发展委员会主席

 有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

北京华夏沃土有机农业研究院院长

 北京五岳华夏管理技术中心主任

 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实验示范基地评审专家

曾主持编写国家环保部《畜牧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与《畜牧业清洁生产标准》

现主要负责:中国贸促会中小外贸企业服务平台---马玲署(国家级首家全产业链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主要负责业务为:农产品、食品、化妆品、中草药的进出口业务服务。为企业提供外贸、投资、融资担保和信用评级服务。围绕全国中小外贸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从市场信息、商业配对到通关报检、结汇退税的一条龙服务。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为企业提供全面准确的国家政策解读、国外投资环境、产业发展、市场需求、项目合作等信息,帮助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并购、设点建厂、技术引进、申请有关国家许可和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同时,利用贸促会自身优势和资源渠道,将提供在外贸、投资过程中所需的融资担保、信用评级、商事认证、法律顾问、争议仲裁、专利商标注册等各种服务。




 

梅 霖 男 1966年生 博士

国家食疗养生师,

健康养生餐饮模式资深专家。和耕生态农业集团董事长

中国有机生态产业联盟常务理事长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成员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特聘导师

曾经担任大连万达王健林、腾讯微信马化腾、浙江奥康集团王振滔的高级管理顾问,曾为大连万达王健林著书《创新行天下》。

主研课题和主讲课题一一 《知养无医》《打通食业链条 打造健康中国》《推动餐饮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健康养生餐饮模式》《依托于中心城市的生态农业园商业模式》



郑川   男  1960年生,农业综合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有机乡村建设项目研究员。

历任:山西清徐县畜牧局局长,山西省农业厅冻精中心主任,卓达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三农集团董事长、总裁。

    ●深谙种猪场、生猪饲养场、生猪屠宰厂的建设及生产经营;种牛因多年主持厂(场)区建设,有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工作经验,因此
掌握有机农业种、养、加全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对综合节能减排技术在标准化畜禽舍、高端连栋温室等设施农业的集成应用上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多年探索农村循济可操作模式和技术路线,以源分离真空排水洁具和厨房垃圾处理器汇集生活有机废弃物,用生物工程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场及奶牛胚胎移殖中心、标准化奶牛场、乳产品加工厂的建设及生产经营;规模肉牛強化育肥场、肉牛屠宰加工厂的建设及生产经营。

在节能建筑的打造,节能建材的使用,新农村建设中依照循环经济理念,实现新法水、电、气、暖配套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完整的解决方案。

多年从事养殖场,市政固、液有机废弃物生物处理(大型沼气和好氧堆肥)及产业发展研究;对传统的生物发酵饲料工艺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创新式改造(全静态好氧发酵);提出了新型有机微生物肥料(冷造粒)的理念,并和合作伙伴将其付诸生产实践。



朱启臻 1956年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任社会学系主任、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兼任北京社会学会理事,中国农村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农村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合作经济学会特邀理事,全国工商联扶贫委员会委员等职。

现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学硕士生导师。先后发表70余篇论文,出版20余部教材和专著。

农民问题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包括农民与土地、农民组织、农民参与、农民流动等;现代农业与家庭农场:包括农业社会学特性、农业政策、农业组织形式、家庭农场的

农村价值与新农村建设:包括农村价值研究、农村发展规划、新农村文化建设、乡村旅游等,特点与培育等。




胡跃高 男 1959年生,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年成立中国农业大学荒漠化研究中心;

2007年在中国防治荒漠化工程研究中心担任主任。

1982年以来,从事有关饲草品种筛选、栽培生产、加工、利用技术及产业化生产体系建设方面的工作,主持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农业科技攻关项目中农牧结合工程的专题与子专题,为国家农业部跨越计划项目“青刈黑麦、紫花苜蓿高产优质产业化生产技术集成试验示范”(2000-2002)首席专家,“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010-2015),进行饲草产业化技术体系研究工作,在饲草栽培生产技术、加工调制技术、农牧结合利用技术及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防治荒漠化工程建设、农业系统工程、大学生村官工程建设、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技术积累。

2004年以来,重点从事燕麦、荞麦栽培耕作领域的工作。

2011年以来,对有机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




周泽江 男 1946年生 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

他是我国有机事业的开拓者、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第一位来自中国的世界理事、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全球荣誉大使、环保部有机发展中心(OFDC-MEP)高级顾问、环保部南京环科所(NIES, MEP)资深研究员。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理事,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 亚洲理事会主席、IFOAM荣誉大使、中国环境保护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高级顾问和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他提出有机农业是传统农业、创新思维和科学技术的结合;有机农业的除了考虑食品安全、经济利益外,还应该坚持四大原则:健康原则、生态原则、 公平原则、关爱原则;在国内做有机农业比国际更难;有机农业的多样化趋势:参与式保障体系,社区支持农业,耶鲁模式,多样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诚信、互信是一切的基础。




李尚鸿 男 1974年生  

营销管理策划专家,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上海交易所独立董事为多家公司成功市场调研营销策划,12年跨国公司营销管理经验

先后供职于可口可乐、法国道达尔、高露洁三家500强企业,历任市场代表、大区经理、品牌经理,最高位置至高露洁三笑公司全国市场品类经理,负责高露洁三笑口腔与个人护理两大品类的新品开发、上市与品牌管理,任职期间业绩卓著,6次获赠高露洁公司股票;

成功提供市场策划、市场调研、高端培训服务的企业有:移动网络运营商领域——中国移 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2010年农信通产品收入较2009年翻三番消费品领域——中国烟草、长白山酒业集团、三笑集团可洁可净牙刷、鸿亿矿业、一汽金瑞改装车;长白山酒业集团,单店销售额300%;工业品/商务服务——东北电力设计院、中石油吉化集团;特变电工、中国大地保险、隆源农资集团、中麒广告;特变电工(股票代码600089)——每股收益等多项财务指标对比金融银行领域——中国邮储银行、吉林银行、农商银行。



吴文智 男 1980年 博士 旅游规划专家

华东师范大学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学系,副教授上海长三角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两岸民宿文化推广中心大陆方主任

主持1项‚即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课题(2006950127):《我国公共旅游景区产权制度设计与企业治理模式研究》;

参与3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包括国家社科基金课题(04BJY069):《外资进入我国旅游业的现状、趋势与对策》(上海财经大学何建民教授主持‚已经结项‚ 获良好)、国家社科基金课题(02BZZ031):《大中城市郊区农村城镇发 展与基层政区改革研究》(华东师大林拓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2007年度):《古村镇旅游开发与利益相关者互动机制研究》(项目批号07CJY049)(中国社会科学院宋瑞博士主持)。

参与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黄山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章尚正教授主持‚已结项通过)。

参与横向课题20余项



  李胜利 男 1965年生,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理事长。

     ●2000年10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聘为北京市政府顾问。
     ●2001年在荷兰国际农业培训中心开展“Dairy Farming System”  合作研究。
     ●2005年8月赴北欧瑞典、丹麦等国考察北欧奶业发展。
     ●自1996年毕业留校后一直从事反刍动物营养和养牛学的教学、科研和推广工作。
     ●主持着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反刍动物小肽的吸收利用及对氮沉积的影响”、“反刍动物理想氨基酸模式的研究”以及国家奶业专项“奶牛现代化集约化饲养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北方大城市奶业现代化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攻关项目的主要参加人。
     ●2002被联合国FAO的LEAD组织评为中方专家,协助LEAD在中国建立LEAD中文平台。
l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副秘书长。 共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作为副主编出版了《动物营养研究进展》和《养牛科学研究进展》两本学术论文集。


胡霞  女  1961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4-1986年,北京市机械局党校政治经济学教师;
    ●1993-1994年,日本地域振兴研究机构研究员兼博士后研究;
    ●1994-1997年,日本岛根国际中心职员;
    ● 2005年《农业衰退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制——发展中国家
    ● 2005年《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宁l2009年《日本农业扩大经营规模的经验与启示》
    ●2007年《关于日本山区半山区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考察与分析》,《中国农村经济》;
    ●2007年《日本过疏地区开发方式及政策演变》,《日本学刊》,第05期。的经验及其理论分析,《宁 夏社会科学》,第05期;夏南部山区的实证分析》;


仝宝生 男 1963年出生,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硕士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永业集团副总裁、永业科学院院长

二十多年间,分别从事过肉牛、乳牛、肉羊、畜禽等企业的管理工作,历任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肉牛公司主任,中牧集团所属安徽等华巢公司副厂长,内蒙古华蒙禽蛋联合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中德华安肉类有限公司中方总经理,担任过山东鲁南、莱西、潍坊、江西、湖北牧工商董事等职。

北京达尔曼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奶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包头市奶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等高级管理职务。直接管理过数十亿资产,专业知识、技能、科研管理和企业一线管理经验丰富。

他出身农家,不忘回馈三农,仝宝生带领的永业科学院,汇集了全国近100位科研学者与专家,致力于将创新技术推广给中国广大农户。他学习农学,研制的高科技产品,造福农业,他推行的“永业公益中国行”,已向国内很多贫困地区捐赠自主研发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帮助当地受赠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陆宴辉  男  1980年生,博士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

    ●现任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主要进行棉花害虫的生物学习性与控制技术、害虫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8完成人);
    ●主编著作3本,参编5本;

兼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秘书长、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与寄主植物的互作关系等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各1篇;一项成果入选“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并入选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廖宗文   男1947年生  博士生导师,科研处处长

    ●先后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热带亚热带土壤矾究室主任;
    ●1970年华南农学院土化系毕业,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
    ●主讲《土壤化学》、《热带水稻土基础》等研究生及国际培训课程;
    ●编写了《Furidamentais of paddy soilin the tropic》和“工业废物的农用资源化”等 教材,发表25篇论文;
    ●通过根际研究,提出Mn/Fe、Si/Fe平衡观点;提出工业废物农用资源化是现代生态工程,是消除污染的治本之策;提出有机农业现代化需实现有机肥生产工业化、投入商品化、产品系列化并研究出相应的有机复肥(康肥)技术、已在粤、赣、湘、闽四省应用;
    ●1994年国家环保局列为全国最佳实用技术(A类)推广,获国家发明专利。先后获省级奖励多项。

土壤学会理事,从事土壤化学与环境资源的科研及教学工作


孔祥智    男   1963年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北京市农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

北京城郊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1985年在山东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8和199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分别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88年留校任教至今。

近年来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著作(含合著)18部。代表作:《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受偿意愿”(WTA)和补偿政策研究》(2007)、《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应用的效果、安全性及影响因素研究》、(2005)《聚焦三农》(2004)、《中国三农前景展望》(2005)、《制度创新与中国农村城镇化》(2001)、《中国农家经济审视——地区差异、政府干预与农户行为》(1999)等。




张健     男1959年生,博士

1986年作为第一届国家教委公派留学生留学德国,1991年毕业于柏林工业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在德国从事环境技术工作20年。期间主持多项重要技术的开发和大型工程的实施,发表多篇对工程有指导意义的论文和行业技术报告,其中关于污泥物质流能量流分析的论文被德国排水协会及联邦环境基金评为<最值得重视的文章>。 

    ●通过对模式的研究,发现常规废水及垃圾排放方式存在高耗水、高排放、高耗能及资源流失等严重缺陷。提出了以资源回收为导向的污水及废弃物管理技术路线(如不同实施方式的污水源分离,以生物干化为基础的垃圾分散组团处理方案),致力于为中国开发一种全新的排污排废系统,在满足现代卫生要求的同时,实现原生态物质循环。已率领团队开发出50多项专利技术,在中国已建立多个国际首创的示范系统,其团队被评为北京市《自主创新TOP100》。
    ●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北京市特聘专家,获北京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特别    贡献奖>,兼任住建部环卫工程中心专家,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会水学组副组长,北京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在污水控制模式的创新工作获得2013年《绿色设计国际大奖》,带领的团队获得盖茨基金会2014《人类重新发明卫生系统挑战》大赛优秀方案并获得资助



 沙照禾    男 1962年生 经济师 综合专家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副会长

通辽市科左后旗圣澳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通辽市鸿基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通辽市城投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通辽市和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现主要负责工作:科尔沁区农业与生态城的开发建设,包括互联网+东北亚农牧产品交易市场,国际会展中心,现代物流园区,城市配套综合体,大数据产业园区,双创基地,中国民族文化经济发展论坛会议中心,医院,政务中心,金融中心,高档别墅区等。



  骆峰    男  1977年生 企业管理专家,和君集团优秀合伙人

兼任吉峰农机股份公司副董事长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安全委员会副会长

全经联现代农业委员会理事

北京同德磐石精品农业基金合伙人

经手案例:

 中国牧工商集团公司、吉林粮食集团公司、四川吉峰农机连锁股份公司、新疆银丰现代农业装备服务公司、新疆昌泰农业公司、郑州鸿森新农村建设公司、北京黑土地投资控股公司、江西安远脐橙产业联合会、甘肃同德生物技术公司、四川茂源农业公司、黑龙江上苍农业集团公司



  龚磊   男  1978年生 互联网专家

湖北腾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2003年进入腾讯,从事互联网行业13年,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现主要负责:湖北腾旅互联网+旅游平台。主要从事互联网+购票、护理网+游园、互联网+景区管理、互联网+二次消费、互联网+宣传等;结合景区不同元素增加互动体验;采集用户数据,分析数据模型,优化产品。为景区,尤其是二次消费比较突出的景区,全面的提供政策发展、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用户需求的支持,和景区一起全面打造“互联网+旅游”生态链。



刘小平 男   1964年生,曾经在北京多家有机农场

任总经理技术顾问、项目经理等工作。

    ●1988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农艺师。
    ●1988年至2002年在四川泸州先后从事共青团、作物病虫防治、农业技术推广、种子、农药、化肥销售技术服务等工作。
    ●2002年至今先后在多家有机农场任总经理、技术顾问、项目经理等工作。
    ●从事农业十多年来,在有机土壤培育,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特别是有机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有大量的实践经验。



  吴向明   男  从事农业生产三十多年,在有机农业种植  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独到的见解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食品安全委员会有机种植组组长                 

有机中国应用技术联盟 联合发起人    

    ●2002年11月~2003年8月在深圳市桃洲园林花木有限
    ●2003年9月~2006年5月任新大有机农场生产场长
    ●2004年4月~任深圳市(国家税务局)金水湾生态农场场长
    ●2006年6月~2011年5月――惠州盛世生态农场(之万有机农庄)
    ●2011年5月~2012年5月深圳市检察官训练基地农场场长
    ●2012年6月浙江义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总监 
    ●2013年6月杭州东创科技农业顾问 2013年杭州智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担任现场工程师、三级项目经理



朱安妮  女 1949年生,北京六合神州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技术总监。“中国有机农业十大行者”之一。

朱安妮的研究领域,是把豆科植物天然的固氮能力复制运用到其他作物当中去,利用空气中富含的氮元素,滋养植入。实现有机种植“好吃、不减产”及生物固氮技术。她的生物氮肥已经越来越广泛的被推广开来。在2011年被聘为国务院三农发展内参专家顾问。

2004年以来,朱安妮女士师的身影活跃在许多国际、国内会议的会场上、大学的讲堂上、技术干部和农民的培训会上。作为有机农业技术实践派的代表人物,“中国特色有机农业”的理念和发展方向通过她不懈地宣传与深入浅出的讲解逐渐深入人心。



  吴晓春  男  生态学博士


    ●生态农业专家、生态农业践行者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
    ●中国一线博士农业创新创业促进会发起人之一。
    ●中国蓝莓学会常务理事。
    ●上海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黑龙江商会顾问;泛长三角农场联盟顾问;
    ●上海瑞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奔田农场联盟特聘专家。


  邱建新      

    ●1994年8月任职上海高南皮革总厂技术员职务;
    ●1996年11月任职科莱恩化工(中国)有限公司
    ●1998年1月进入温州市康泰皮革化工有限公司
    ●2009年4月至今,任职上海壹亩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人人一亩田基于一个最初的愿望:希望每个人都能吃到安全放心的健康的蔬菜,回归自然纯净的生活。2008年6月在崇明建立人人一亩田有机农庄,2010年9月通OFDC/IFOAM有机认证,2010年11月正式发布Efarm有机农庄管理平台,2011年8月通过生产GAP认证,2012年9月建立200人的客户服务中心,2013年农庄土地总量超过3000亩,会员10000销售代表工作担任销售总监职务;



   康洪莉  生态学硕士,缪尔生态农业研习中心发起人

十几年的环保NGO志愿者与从业人员经历

曾任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总干事

2010年至今,从事生态农业的实践与相关环境教育工作。曾为上海梦田生态农

上海野鸟会的发起团队与项目管理

上海自然导赏员培训班 2009~2016年班主任场、上海迎祥生态农场、上海欣耕生态农场负责农场设计、启动及运营; 目前担任庐山归宗旅游综合体项目生态农业顾问、上海微种实业有限公司农业技术顾问

4年8月任职上海高南皮革总厂技术员职务;



黄松山

南澳大利亚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澳大利亚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中心旅游与接待业领域协理主任

南澳大亚利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教育主任

黄博士在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获得旅游学博士学位,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得教育经济学硕士学位,在河南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在进入学术界前,黄博士曾在中国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工作。

黄博士身为海外华人旅游学者,黄博士非常关注中国旅游学术研究整体水平的提升,尤其重视对中国新生代青年旅游学者的培养。近年来,通过与中国内地主要旅游高校研究者的合作,已带领一批青年旅游学者在国际顶级旅游学刊发表文章。



尹燕  黄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农业经济博士

    ●国家旅游局青年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委托项目等多个课题的研究。江苏省现代农业决策基地专家。韩国农业部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特聘顾问专家。世界乡村旅游研究学会东亚分会副秘书长。


        姚子刚  同济大学规划博士、国家注册规划师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研究员

    ●姚子刚在城市规划、景区规划、文旅规划、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领域,深耕超过了15年专业经验,参与实践了超过数十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文旅景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规划,包括德州古运河、上海田子坊、苏州平江路等著名文化旅游街区,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复兴、空间复兴、文旅复兴、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策划的理论实践经验,希望保护并复兴更多的文化名城、历史街区、乡村聚落,为实现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何强  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副院长、食品系系主任、农产品加工研究院院长

    ●一直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农副产物资源

化利用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近年承担了多

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

文99篇,其中SCI收录35篇,近10篇论文在化工、食品等一级学

科排名前3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

    ●荣获2006度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荣获美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实验室优秀博士后称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现兼任国家自然基金评议专家、四川省食品安全标准评审专家、四川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Chemistry期刊审稿人。


 任万军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生态农业研究所所长,作物学一级学科秘书

    ●现任四川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教授,农学专业负责人,

作物学一级学科秘书,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作

物学会理事,水稻高产创建四川省级专家。于2011年获得了四

川省青年科技奖、并被国家科技部表彰为“十一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先进个人。

坚持特色明显、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方向,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四川课题秘书和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研究团队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和部省级课题(含子课题)10多项。主持研究形成了水稻优化定抛栽培技术、杂交稻育插秧机械化栽培技术和水稻中大苗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以第一完成人研制四川省地方标准4项、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专利4项。水稻优化定抛技术列入了四川省2010年至2013年农业主推技术。


















标签:华夏沃土